沈利,1956年10月生于重慶。現為成都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曾歷任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中國兵工年鑒》編輯組組長,中共成都市委工業交通政治部宣傳處長,中共西藏自治區八宿縣委書記,中共成都市委機關刋先鋒雜志社副總編輯,中共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巡視員。書法作品多次參加省,全國和國際杯賽并獲獎,曾在瑞士蘇黎世舉辦書法個展,書法作品入展,入編《全國首屆著名作家,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聯展》,《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名錄》,《二十一世紀中國著名藝術家》,《跨世紀人才·明星卷》,《中國專家》等。發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學術論文等近百萬字。系中國書協會員,中共成都市委黨史教育宣講團成員,首批成都市離退休干部微黨校“中心校”講師,成都紅色景點建設專家顧問。詩書伴隨一生,黨史鼓舞前行,不忘初心使命,修身勵德不止,是為個人寫照也。
點評文章
沈利先生的草書走筆如驟雨旋風,縱橫飄蕩,而且常常一筆書數字,筆勢連綿,隔行不斷;縱有不連處,也是上下映帶,筆斷意連。結體斂中肆外,墨色枯濕變化有致,線條剛柔相濟、粗細變化映帶自然,彰顯出交響樂般的高雅與韻律美感。他的書法有著一種“我手寫我心”的率意與流暢,線條舒展縱意、隨機生發而又合于法度,布局起伏跌宕、神韻灑脫,行筆的速度造成的飛白效果營造出了一種恣肆的運動感,而且強化了黑白對比,給人以視覺沖擊。
書史上,東漢張芝創下“連綿草”,后來張旭、懷素、黃庭堅、祝枝山、徐渭、傅山、王鐸等人均傳其法,但后世書家往往興致所至,一往無前,結果顧此失彼,有速度而無節奏,有線條而無點畫,用筆托遢。所以,如何處理好快速行筆中的行與留、疾與澀、提與按的矛盾,做到“作草如真”,“點畫分明”,這是對狂草書家的大考。沈利先生并沒完全沉醉于這種快速行筆所帶來的酣暢痛快的氣勢之中,他在“一氣行走”之中,又不忘“時時提起”,節節變換,一字之中,主畫重而次畫輕,點畫分明;一畫之間,提按起伏,妞挫豪芒。
作品賞析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people/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