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國文藝是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夢想中,獲得不竭的精神動力、思想支撐和藝術資源。展現新時代的壯闊氣象,描繪新時代的壯美畫卷,書寫新時代的恢宏史詩,是當代中國文藝的神圣使命。
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化與藝術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著人類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這不僅是對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對藝術使命的召喚。藝術,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應回歸人民,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踏堅實的大地。”這要求我們,在創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從人民的喜怒哀樂中汲取靈感,用藝術的語言講述人民的故事,展現人民的風采。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藝術的源泉。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只有扎根腳下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
“為人民而藝術”,意味著藝術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不僅是對藝術家的期許,也是對藝術作品的評判標準。藝術作品應當是人民情感的共鳴器,是人民生活的寫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糧。只有這樣,藝術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讓藝術的種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發芽,用藝術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靈,讓“為人民而藝術”成為我們共同的追求和行動指南,共同書寫屬于新時代的華彩篇章。
創榮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文藝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社會主義文藝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冉明 貴州銅仁人,土家族,2008年、2011年、2022年分別獲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現為溫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書法產教融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學院特聘教師;教育部課題3項在研,出版有《冉明學書履跡》《新書譜?顏勤禮碑》等。
【學術簡評】
不同流俗 精益求精
冉明是我帶的第一位研究生。在中國美術學院接受書法本科、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在各書體與篆刻實踐中有獨特體悟,基本功扎實。畢業多年,他在專業實踐中精益求精,辦展覽出畫冊;尤其鐵線篆、顏真卿一路行草書寫得較為得心應手。
尤為難能的是,在實踐中,他不斷體悟到那由語言、文化帶來的奇特感覺、生發的特殊滋味,他把目光投射到了對古代典籍的研讀。《老子》、《莊子》、《禮記》等一部部典籍成為他的營養滋補品,他不斷咀嚼回味著經典給予的那活色生香的思考動力。而今,他已博士畢業,我真正希望的是,冉明能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淡定和執著,依憑他不同流俗的性格,在文與書交融的歷史長河中找到自身的坐標,精神富足一生。
——金琤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
從書技外找營養
冉明和他的書法一樣,都非常簡樸,不事雕琢。他也很用功,這種用功更體現在書外,即從書法技術以外找營養。我很欣賞冉明的簡樸,其中包含著廉恥、厚道,是對欲望的自我節制。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很虔敬,學習很努力,進步也很快,這些是陶泳其書法的真營養,是書法的真血脈。
傳統文化是書法的根基,而不是門面,沒有這個根基,書法不可能立足、生長、滋潤、深厚,更不可能成為傳統文化的主要視覺載體。所以說,冉明的路子是正的,我希望他繼續穩健地走,走得更遠大。
——王霖
(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后合作導師)
平己一心 心靜而明
冉明自幼而聰,志學之年,心所向往者,立志于藝道,恒志于篤學,故志學相因而起,身體力行,于此目標,靜心聚氣,奔赴趨近,積十年之功,僅而立之年,明晰藝理,以至于不惑者,乃感悟其深處,其所以然處,而相互會通,無可疑惑是也。
古人有言,天地萬物,莫不有中,敬以守中,是為至道。然以心體道,守中以靜,是為中。以中平己,己平而道悟,在乎平己一心,己平而心靜,心靜而明,明則可藝進乎道也。
今冉明有幸陶染于名師,志氣和平,不退不轉,謹守若一,藝進以體道,以點策蓄血氣,顧盼含性情,實格致可期也。若能心統性理,書外求書,內外交修,健行不息,積久則養成渾然,心通造化,以天地萬物為體,因心取意,生之成之,則藝境遠道誠可望也。
——周政文
(銅仁學院教授)
養真 17cmx68cm
創作中
【冉明詩文稿選】
試述安
——學書札記一則
心安而慮,方有所得。然則何以得安?適時知止,預行于前也。
將新生者,預其無先天之疾也。欲解先天之疾者,則預思其先天之維與度。各維又當先慮其體系而適時止其度。
若人者,當察其肝心脾肺腎首腦四肢諸維之盈虛。諸維齊備,方應時而生。既生,當俯察其各維度體系之虛實,使其互生互長,實時調理,務必使其中正。器識未成之前,當以此為務。及長,拓其識見,容納諸言,含峰巒于胸內,體物理于末端。立己之志氣,發己之方圓,義理不偏廢,實證言行間。壯之,情理漸備,體悟逾深,得不惑之要義,安天命之圓臻。凝言于身后,行證于眼前。老也,耳順而從心,涵規合矩,密云稍雨,澤被將來。此儒者之所安。其安也,適時而知止。
于道者,觀劍操曲,識器知音。博覽識體,援體見心。凝心見道,萬一不分。目之所及,道之見存。道之所在,器之相應。修器凝道,道器不分。渾融一體,有無混成。萬物與我一體,我不離萬物而須臾獨存。適時預見而悟解,心必稍安而精神。
于佛者,見物性,見自性,見一切性,而后明本心。明心見性,不二法門。法門千萬,頓悟即行。然頓豈易哉,漸修亦明焉。明則小大無二,達則頓漸同行。法門無貴賤,見彼岸而無二心。佛我本無二,不見性亦不明本心,是以不安。迷佛而佛亦迷也!何以證之?心安即證。
凡事,不預則廢,預則行。凡理,不治則昧,治則明。然則與書何關耶?書乃一事而萬理,其精者,心性之果,道器一體,皆書者之外化也。其亦不獨為書。悟是而心有所安。
土地 23cmx70cm
攀登 23cmx70cm
甲辰立冬后三日泉塘行
四季草堂興雅會,蘭亭金谷有新篇。
飛花令逐鼓錘駐,流水音隨玉指傳。
煙似沉香撩月醉,印如古璽惹人鐫。
匆匆過客遙相問,何日添燈復破禪。
高鐵過紹興口占
會稽自古多名士,禹會諸侯已著稱。
勾踐苦心天不負,范蠡棄智賈商興。
龍騰虎臥右軍勢,天籟人情中散能。
惟有閑來常過此,何時夢里覓傳承。
和青園兄甲辰秋仙都寫生
擎天柱外隱平湖,繞戶煙云似水鋪。
長嘯音回千疊嶂,同游天地有疑無。
題云嶺積雪圖
千山寥闊雪茫茫,筆走龍蛇吞大荒。
最是板橋扶杖處,蕭然回首暮蒼蒼。
清風 17cmx70cm
【冉明作品轉化選】
不朽的遺產·黃賓虹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 70cmx35cm
從浙江出發 35cmx80cm
滋味人生 40cmx23cm
【冉明書法作品選】
倚枕掩書聯 180cmx33cmx2
揚宋韻別山君聯 180cmx33cmx2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180cmx97cm
錢述庵 水龍吟·述嚴子陵傳說 138cmx34cmx4
鄧石如曾書聯 367cmx144cm
天欲地因聯 138cmx34cmx2
【冉明篆刻作品選】
蘇東坡人生賞心樂事組印屏
220cmx70cm
微雨竹窗夜話 3cmm
花塢樽前微笑 3cmm
接客不著衣冠 3cmm
【冉明國畫作品選】
自題云嶺積雪詩意圖 180cmx97cm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people/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