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正山雅集——花開見佛 · 何水法花鳥畫作品展”在北京正山堂書畫院舉辦,花鳥畫大家何水法新近創作的《一樹紅梅竟春暉》《春信》《飛入花中無處尋》等20幅作品布置在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內,更添一份濃濃的春意。來賓們品茗賞畫,暢敘情誼。
箏音潺潺,流轉舒緩,一段優雅的正山堂茶藝表演,引眾嘉賓回歸恬靜自然,開啟畫展開幕之座談。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黃孟復,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胡振民,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連輯,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專家、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正山堂書畫院名譽院長何水法,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北京畫院原院長王明明,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福州,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葉培貴,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盧中南,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海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于洋,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孫小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海淀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郭金服,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報》社社長王平,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許力,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報》社美育工作室主任程瑞鑫。
“正山雅集”是正山堂書畫院為當代書畫家定制打造的精品系列展覽。作為正山堂書畫院的名譽院長何水法躬先表率,旨在引領當代更多的書畫名家參與其中,結合茶文化,打造傳統茶美學空間。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與中國傳統茶文化一樣,二者都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文化積淀,同樣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繪畫藝術與茶文化在魏晉時期就已經結緣。作為《正山堂詩詞》的主編之一紀寶成說到,正山堂作為行業內知名企業在“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者融合發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北京畫院原院長王明明說,觀此次何水法先生的新作,感覺越畫越好,就畫面的氣韻筆墨表現來說,筆墨層次更豐富了,色彩非常飽滿而沉穩。另一個特點,相比以前見過的大畫幅,這次許多即興的小品畫筆墨情趣特別放松,很符合中國畫創作的心態。何水法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連輯說,何水法十分講究書法入畫,書寫性極強,其特點肉在畫上,骨在字上,畫運用沒骨的表現手法多,字剛勁有力,字和畫的配套是深思熟慮的,極具個性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里面有琴棋書畫詩酒茶,正山堂能把茶文化和書畫文化非常好的結合在一起,建立書畫院舉辦系列展覽,這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豐富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何水法長期致力于對中國的傳統花鳥畫研究和創新。幾十年下來,他的作品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在筆墨、色彩的運用和畫面語言的樣式,非常有自己的個性,在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里在接受采訪中說到。
據悉,此次展覽由正山堂主辦,杭州抱華樓國畫研究院、正山堂書畫院承辦,北京金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展覽將持續到4月10日。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exhibit/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