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金、人氣和書畫作品是決定書畫收藏或投資的關鍵元素,四者不可缺一。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生活環境、政策環境、生態環境等等,沒有好的環境,一切皆是空中樓閣。資金——推動市場的有力引擎,是助力加油的發展動機,沒有資金介入,再好的作品也只能待字閨中。人氣——買家都在觀望,行情就不可能展開,沒有人氣,終端只能冷火冷煙。作品——藝術品本身不精不美、不優不新,就不可能激發收藏家的愿望和熱情。
張大千作品
對于藝術品而言,目前市場行情依舊冷淡。就書畫拍賣而言,目前主要問題有三:首先,各方資金回籠,特別是前兩年藝術品基金出手太重、太狠,應該說已被高套,所以資金面捉襟見肘。其次,收藏家越來越成熟理智,頭腦狂熱而追漲的初學者減少。最后,買家對收藏品的真偽心中無底,精品力作的現身越來越少。這三個方面造成書畫一級市場的滑坡。那么今后的書畫收藏與投資如何走向呢?
當代書畫市場值得期待
盡管當前拍賣市場不溫不火,但就文化藝術的繁榮、市場的熱度、藏家群體活動的頻率、資金關注等方面來看,當代書畫家仍然是今后市場的亮麗風景。
其主要表現在:一是隨著國家展覽館、美術館、博物館的大量展覽,許多畫家創作熱情隨之高漲。這種雙向熱情,使書畫活動、展覽等頻頻亮相,為藏家提供直接面對面、對等交流、信息公開、對等交易的機遇。其次是當代書畫的數量相對多,有充足的“貨源”,吞吐量有保障,比較適合大額資金的拉動和投資。
此外,從投資角度而言,當代書畫相對容易掌控,也容易收藏或變現;另外可以長短配合,短期、中期、長期皆可有一定的收益,存在升值贏利的較大空間。同時,收藏群體大、關注度高、人脈較旺,能保持住相對的熱氣和熱度,市場的熱點效應明顯。
最關鍵的是真偽相對容易辨別。如今能鑒別字畫的人太少,行家都有走眼的時候,何況一般投資人、愛好者。諸多原因導致買家只能扎堆在近當代字畫里分享、淘金、鑒藏。
近現代書畫市場認可度依舊
應該說這十幾年的書畫市場大行情主要還是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被追逐。這一板塊的書畫家名氣大、人氣旺、時代近、距離小,書畫家的認可度較高,可以料想今后一段時間近現代書畫名家的作品仍然向好。
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潘天壽、張大千、傅抱石、陸儼少、吳昌碩、黃賓虹、吳冠中等大師作品仍可再領風騷——這些作品中的精品屢創新高,價值輕松過億。相對而言,林風眠、劉海粟、吳作人、葉淺予、李苦禪等作品的價格還有空間,這也是機會。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像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類大家作品,名頭大,一般百姓都知道,甚至贗品也有人在收,十分可怕。因此,在書畫收藏領域也有性價比問題。性價比高,則上升的機會存在,否則,套牢無疑。
“倒掛”現象依然存在
目前的書畫收藏市場存在“厚今薄古”的現象。即許多近現代書畫名家作品的價格,已經超過古代書畫名家的價格,這是正常現象還是“倒掛”現象,目前還不得而知。
藝術品市場波譎云詭,虔誠的藝術家為時代創造藝術財富的同時,文化價值卻有可能不為時代所揚。這是藝術的悲哀,更是當代文化的悲哀。希望這種情況不要出現。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collection/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