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巡展·銀川站在北方民族大學順利開幕
6月15日上午,由國家藝術基金主辦,中南民族大學承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巡展·銀川站在北方民族大學美術館拉開序幕。
《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巡展·銀川站 北方民族大學美術館門口
此次項目展覽為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巡展第二站。首展在中南民族大學光谷美術館成功舉辦,并取得了有效的傳播交流推廣作用,向社會各界展示了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優秀成果。展覽劃分為“特色民族村寨建設、非遺再造活化設計、數字化傳承與傳播、鄉村品牌設計開發、藝術公益鄉村實踐”五大版塊,共60余個項目近200件作品參與,參展項目團隊涉及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紋藏、畬鄉物語品牌、dcbrand大誠品牌咨詢等高校團隊、設計工作室、企業等多方組織。此次項目展覽巡展旨在讓更多群體看到社會各界對于鄉村振興做出的實踐與探索的經驗成果,將此推介至大眾視野,向國內外展示我國在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方面的階段性部分優秀成果,這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增進 “四個自信”,特別是“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進一步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有示范意義。
開幕式嘉賓合影留念
此次項目展覽開幕式由北方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東·華爾丹主持。參與開幕式的嘉賓有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楊占武、寧夏美術家協會主席、寧夏文聯副主席王雪峰、寧夏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鄒榮、寧夏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調研員馬珊珊、北方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刀波、北方民族大學校長李俊杰、北方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馬廣成、北方民族大學科研處處長曹曉紅、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列芳、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楊占河、寧夏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王勝澤、中南民族大學科學研究發展院院長覃瑞、中南民族大學科學研究發展院副院長皮鑫、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程超、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商世民教授和郭紅琳副教授、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公司副總、寧夏大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平原、寧夏新聞網穆海等。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程超教授致辭
開幕式上,項目負責人程超教授首先致辭,他介紹道:“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藝術與設計也可以作為一種生產力,在鄉村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近年來,政府、高校、企業和個人等多方大力參與鄉村振興的藝術設計實踐,產生了眾多優秀設計成果。”在介紹展覽項目的同時,程超教授對北方民族大學的大力支持表達了感謝。
中南民族大學科學研究發展院院長覃瑞教授致辭
中南民族大學科學研究發展院覃瑞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展覽項目是中南民族大學獲得立項的首個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展覽主題契合了民族類大學的初心使命,同時也是促進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種方式。該展覽項目將優秀的藝術實踐活動與實踐成果進行傳播推廣,讓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使藝術設計煥發更多、更深的社會價值和應用價值。
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楊占河教授致辭
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楊占河教授在開幕式上表示對中南民族大學此次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順利開幕的祝賀。同時,楊占河教授在發言中表示,中南民族大學在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申報建設中所取得的顯著成效,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范例。近年來,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在服務寧夏九大產業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新農村建設等方面,與社會各界展開了積極的合作。
開幕式的最后,由北方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刀波宣布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巡展·銀川站正式開幕。
開幕式后,各位專家領導合影留念,隨后在北方民族大學美術館進行觀展。展廳中,不僅有豐富的圖文展示,還有現代科技與民族傳統文化交融的數字化展示,并且富有特色的民族類文創產品也是此次展覽的亮點。
寧夏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楊占武觀展
一進展廳,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李保峰教授團隊的《中國土家泛博物館系列設計》作品便映入眼簾。該項目實施地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宣恩縣,意在整合龍潭河畔的9個土家村寨,使得土家族農民的生產、生活及農業景觀均成為博物館的活態展示內容。設計將旅游與有機觀光農業相整合,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村參與新農村建設,在發展旅游的同時,挽救當地衰落的農業及傳統文化,重建良性的農村社會及自然生態。目前已竣工的項目有游客中心、摩宵樓、地仙橋、墨客橋等。這些新建筑一經建成,便立即成為鄉村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間,吸引了大量村民與游客。該項目秉持著尊重當地原著民的利益,不破壞原有建筑環境,在保護中進行開發這一理念,這對鄉村振興的可持續設計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數字化傳承與傳播”版塊中,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周方圓的五十六個民族印象動畫《萬華鏡》吸引了許多觀展嘉賓的目光。展覽現場多人贊嘆:“原來民族元素還能這樣展現!”這部作品將56個民族的文化特色都囊括起來,匯聚在3分鐘的視頻中。56個民族各自傳承著各自的文化與傳統,又融合共生,組成了我們悠遠而燦爛的中華文化,這是何等的壯麗,華夏文明的底蘊不論何時都會震撼人心。
在“藝術公益鄉村實踐”中,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美麗鄉村旅游扶貧創新公益項目《百美村宿》針對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難的問題,通過建立自組織經濟合作社,以民宿為切入點,以鄉村旅游為產業,搭建城鄉聯結的創業發展平臺,引進培育鄉村人才,引入市場機制,激活鄉村潛能,激發村民內生動力,促進村民增收,帶動城鄉互動,三產融合,實現鄉村可持續振興發展。
《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巡展·銀川站學術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當天上午十點,國家藝術基金《藝術設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主題展》巡展·銀川站學術研討會在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舉行。寧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楊占河教授主持此次研討會。二十余名專家學者圍繞展覽主題及相關內容進行深入交流和研討。
據悉,此次項目展覽為全國巡展,中南民族大學光谷美術館為首站,展覽時間為5月26日——6月8日。第二站在寧夏銀川,北方民族大學美術館,展覽時間為6月15日——6月28日。第三站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中心,展覽時間為7月12日——7月26日。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exhibit/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