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
當《金蘋果》在沙漠中綻放 中國當代藝術在中東腹地的跨文明對話 2025迪拜世界藝術藝博會
2025年4月16日至20日,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盛會——迪拜世界藝術博覽會(World Art Dubai 2025)在迪拜國際貿易中心盛大啟幕。
-
《大美之春》——鄭玉金|2025乙巳新年特展
“藝術是時代的聲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藝術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承載著一個時代的精神與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藝術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開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新視角,也邀請我們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思想空間。
-
太一窯總設計師方正:中國建博會“大觀開物”,天青色是中國的情緒色
2023年7月10日,中國太一窯總設計師方正先生在廣州舉行的中國建博會「大觀開物」設計中國、中國茶文化與空間美學論壇上,向眾人展示了他的創新設計和獨特理念。
-
曼陀羅·華于上海首展,佛教藝術走向當代的新嘗試
從龜茲到敦煌的壁畫,從云岡到龍門的石窟,從京郊皇家風范的法海寺巨幅繪畫到充滿民族特色五彩斑斕的藏地唐卡,再從大量陳列在世界各頂級博物館的佛像藝術品。佛教造像,是中國藝術史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建構一種可持續性的傳統——佛山千燈湖市民廣場雕塑“醒”的公共藝術觀
公共藝術在今天的中國,正在慢慢被大眾熟悉和接受,并作為城市美好生活的必要養分,滋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
藝術個案研究 | 柳曉康:“墨香中的古韻傳” | 2025
“印章篆刻主要以字法、章法、刀法、氣韻四個部分構成。”柳曉康認為,所謂字法不同朝代不同字體皆會衍生出不同的視覺感受;章法則講究流派,虛實排布等。刀法尤以沖刀和切刀為主,其他刀法相輔相成。而氣韻的形成是將前三點相糅合,加上治印當下的靈感與心情···
-
《 時代印記 》——為人民而藝術丨專訪郭新茂
“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踏堅實的大地。”這要求我們,在創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從人民的喜怒哀樂中汲取靈感,用藝術的語言講述人民的故事,展現人民的風采。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藝術的源泉。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只有扎···
-
九執青年藝術節·上海站游玩指南
“順江而來”,從武漢行至上海。這次九執青年藝術節,以“多元釋放”為主題。開啟多元視野、釋放無盡的創意力量,引燃對藝術的熱忱、探索內心的澎湃潛能。
-
一切皆可元宇宙 藝術家楊燁炘推出新作:開建人類第一座元宇宙“天空寺”
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世界等新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連傳統認知中超脫凡事的寺廟也開始參與其中。
-
張揚樓材:把美術創作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
談及藝術創作時,張揚樓材常常引用席勒的名言:“理想的美,必須從本性的范疇中脫離出來,正如在偶然性和普遍性所特有的外在性中加以純凈化,只為了保留適合于其精神內涵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