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當代中國花鳥畫展獲獎作品:《無題》 黃鶴峰 137×70cm
黃鶴峰《無題》是第十三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獲獎作品,這幅137×70cm的紙本設色之作,完美詮釋了嶺南畫派“承古開今”的當代生命力。
一、形簡意深:傳統符號的當代轉譯
畫面中,兩只朱砂點染的赤鳥傲立虬枝,其形雖簡,卻暗藏東方美學的玄機——鳥喙微啟、足爪緊扣的姿態,既延續了宋代院體畫“格物致知”的寫生傳統,又以幾何化的輪廓提煉賦予現代視覺張力。背景以淡墨暈染出云煙縹緲之境,虛處留白的處理深得黎雄才“以空造勢”的真傳,而青綠枝葉的沒骨點染,則是對居廉居巢“撞粉法”的創造性轉化,水色交融間透出油畫般的肌理層次。
二、色墨交響:嶺南精神的視覺隱喻
朱紅鳥羽與黛青枝葉的碰撞,構成全畫最強烈的視覺焦點。這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設色哲學,既暗合嶺南文化熱烈奔放的地域性格,又以色彩的情感象征構建敘事:赤鳥如一團跳動的火焰,象征藝術家對傳統的熾熱堅守;背景水墨的冷寂空靈,則隱喻文化傳承中“耐得住寂寞”的修行心境。而題款“雙壽圖”三字,以瘦金體為基、融金石刀刻之勁,恰似對“守正創新”理念的鏗鏘注解。
三、時空折疊:花鳥畫的文人新境
在構圖上,斜貫畫面的枯枝以書法性線條分割空間,近景具象鳥雀與遠景抽象云靄形成“物象—心象”的對話關系。這種“折枝造境”的手法,既延續了八大山人“少即是多”的文人畫精髓,又通過枝干走向的勢能牽引,將觀者視線引向畫外無限天地,暗藏“一花一世界”的禪機。
結語
《無題》之“無”,恰是黃鶴峰藝術哲學的精妙注腳——無固定程式,故能兼收并蓄;無刻意求新,反得天然真趣。這幅作品如同嶺南畫派的時代切片:在137厘米的方寸之間,我們看到千年文人畫的基因密碼,在撞水撞粉的色墨激蕩中完成現代性蛻變;更見證一位傳承者如何以“極守”之心,在全球化語境下書寫中國花鳥畫的嶄新語法。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opinion/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