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來:數學之外的美麗
荊浩:匡廬圖
中國山水畫的歷史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源遠流長,綿亙不絕。她承載著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妙絕倫的藝術積淀。從遠古時期簡單的線條勾勒,到唐宋時期的臻于成熟,再到明清時期的多元創新,中國山水畫一路走來,每一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恰似一部波瀾壯闊、恢弘無比的史詩,以其雄渾的筆觸和絢麗的色彩,生動而形象地見證了人類歷史的不斷更迭以及人類文明的逐步演進。
郭泰來:不同維度的對話
關仝:關山行旅圖
中國山水畫,實際上是一部實踐的中國哲學史。氣象萬千的山水畫,其實不僅能感受到山巒湖泊的美麗與神奇、更能體味到山水畫所承載的人文思想與情懷的流變。在中國藝術的浩瀚星空中,中國山水畫的歷史無疑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散發著獨一無二、令人陶醉的魅力。它融合了哲學、文學、詩歌等多種元素,展現出中華民族對自然、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是中華民族藝術智慧的結晶;其獨特的構圖、精妙的筆墨技法以及蘊含的詩意境界,使它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不僅成為了中國文明也成為了世界人類文庫中的珍貴財富。
郭泰來:魚知漁否
董源:江堤晚景圖
中國山水畫領域人才輩出,眾多代表人物宛如璀璨星辰,在藝術的浩瀚蒼穹中熠熠生輝。“山水畫祖”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雖然人物為主,但背景中的山水已經開始展現出一定的空間感和層次感,為山水畫的獨立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后創作的《廬山會圖》、《雪霽望五老峰》,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次將山水作為獨立對象進行創作,也是第一次將廬山山水作為繪畫審美的對象。顧愷之使中國山水畫成為真正意義上獨立的一個畫派。
郭泰來:數學王國的春天
巨然:秋山問道圖
五代時期的荊浩無疑是一位舉足輕重的巨匠,其作品《匡廬圖》以宏偉壯闊的構圖、剛健有力的線條,展現出北方山水的雄渾氣勢,為后世樹立了典范。北宋的范寬同樣名垂畫史,他的《溪山行旅圖》以頂天立地的主峰占據畫面中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凸顯出高山仰止的巍峨之感,彰顯了其對山水精神的深刻領悟。南宋的馬遠則以獨特的“邊角之景”著稱,他善于在畫面上截取一角或半邊景物,營造出空靈而富有詩意的氛圍,使觀者在有限的畫面中感受到無限的意境,其《踏歌圖》便是這一風格的杰出代表。
郭泰來:黃金思維
范寬:溪山行旅圖
元代的黃公望更是不可忽視的大家!他的《富春山居圖》以細膩的筆觸、淡雅的墨色,描繪了富春江一帶的秀麗景色,將山水與人文情懷完美融合,展現出極高的藝術造詣。明代的唐寅,畫風清逸灑脫,他的山水畫既有文人的雅致,又兼具世俗的風情,《落霞孤鶩圖》便是其佳作之一。清代的石濤,主張“筆墨當隨時代”,其作品風格多變,充滿創新精神,《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充分展示了他對山水的獨特理解和表現手法。
郭泰來:拿破侖的頭腦
馬遠:踏歌圖
中國近當代山水畫領域可謂是人才輩出,其中的代表人物宛如璀璨星辰,在藝術的浩瀚天空中閃耀著獨特而耀眼的光芒。這些代表人物不僅具備卓越的繪畫技巧,還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視角。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李可染、王明明、賈又福、龍瑞等等,這些中國當代山水畫的代表人物,以他們的才華和努力,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為后人樹立了卓越的典范。
郭泰來:進入柏拉圖學園
夏圭:溪山清遠圖(局部)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物無論多么耀眼,但他們只是重在繼承最多有所發揚而已!實在說,自五代始到現在,有幾位能夠超越荊浩的《匡廬圖》呢?!直白點說就是沒有創新!估計甚至都沒有哪個畫家想過中國山水畫需要創新,因為只有墨守陳規才是最保險的生存方式!
欣慰的是學界沒有沉默!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原所長、博導,《美術觀察》原雜志社社長兼主編鄧福星教授早在1996年就在《光明日報》上撰文呼吁,中國畫要創新,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畫的色彩與結構融合,可能是一個發展方向!2008年郭泰來先生在798藝術區開畫展的時候,鄧福星所長非常激動地稱贊道:你的畫證實和實踐了我的理論!并欣然同意與薛永年先生一起擔任《郭泰來畫展》的學術主持!
于是乎他就這樣走來了!中國山水畫的創新代表人物郭泰來,來了!他的“艷彩山水”橫空出世,宛如一股強勁的旋風,讓中國山水畫的歷史在此暫停并拐了個彎兒然后重啟。
郭泰來:三角形的心
趙孟頫:鵲華秋色 (局部)
先看薛永年教授如是說:在中國藝術史上,有傳統山水、青綠山水、金碧山水等等,唯獨沒有艷彩山水。郭泰來的藝術,在學術上可以定位為“艷彩藝術”!這個“艷彩藝術”可以說是開宗立派,完全屬于新的藝術風格!
在郭泰來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色彩的大膽運用,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水墨色調,而是引入了鮮明而活潑的色彩組合,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他的山水畫,沒有拘泥于傳統的法則和邏輯,更接近于中國文人畫的平面分段結構,又有機地融合了西方的現代主義因素。他的山水畫,不是對自然丘壑的照相式的呈現,而是跳出具象及其語境壓力的自由性的幾何圖形式的符號展示。
黃公望:陡壑密林
郭泰來的出現,使得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軌跡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把東西方大師們的作品及其美學思想揉了個碎然后好生咀嚼再然后送入他那近乎天才的大腦形成他個性化的理念最后如行云流水般自由涂灑在畫布上,于是便有了艷彩學派的中國山水畫——郭泰來艷彩山水!
郭泰來以其別具一格的創作理念和技法,顛覆了傳統的山水畫表現形式。傳統的山水畫往往注重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和意境的含蓄表達,而郭泰來卻大膽突破,將現代元素與個人獨特的視角巧妙融合。
郭泰來:火柴棒搭成的幾何世界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
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一種創新的力量。他巧妙地融合了現代元素與傳統技法,創造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畫面效果。他運用鮮明的色彩和獨特的構圖方式,展現出山水之間別樣的靈動與神秘。那跳躍的色彩,仿佛是山水在歡快地訴說著自己的故事,給人以強烈的心靈的共鳴。
他獨具匠心,以其非凡的創造力和獨特的藝術視角,對傳統的中國山水畫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在構圖上打破了傳統的對稱與平衡原則,采用了更加自由、靈動的構圖方式,打破了常規的空間限制,使畫面充滿了動感和活力。他運用新穎的幾何形狀和抽象的線條,為山水畫賦予了全新的視覺沖擊力。
郭泰來對于山水畫的理解和詮釋,也源于他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自然的獨特觀察。他曾游歷名山大川,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雄偉與瑰麗。在黃山的云海中,他領略到了山水的變幻無窮;在漓江的碧波里,他捕捉到了水的靈動與柔情。這些經歷都成為了他創作的靈感源泉,使他能夠在畫布上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山水世界。
郭泰來:光明相
黃公望:溪山茅屋
郭泰來的作品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思考。他的創作理念挑戰了既有的山水畫原有發展脈絡,促使學者們重新審視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郭泰來的出現反映了當代社會對于藝術創新的渴望和包容。在這個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時代,他的作品成為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正是因為郭泰來的這些獨特探索和創新,一切都改了模樣。中國山水畫的傳統面貌被賦予了新的可能性,為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篇章。
郭泰來:點點正能量
董其昌:關山雪霽圖
最后我們來解題:暫停是為了冷靜下來看清楚郭泰來的山水畫是什么樣子的?拐了個彎兒是謙虛,不謙虛的說法就是顛覆。重啟是為了再上路,中國畫必須創新,郭泰來是榜樣不是唯一,希望有更多像郭泰來一樣勇于創新的藝術家來創新中國山水畫,重鑄輝煌!(麥揚)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opinion/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