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湘人吳氏,齋曰奮耕,1949年歲次生于株洲縣朱亭東進三十里,村曰黃龍。自幼家貧,三番輟學,遂以樵、牧、農事為生。執教兩載有余。二十五歲入湖南師大始習丹青,三載后從影二十余年,專事放映、發行宣傳,兼收門票,清場、凈廁,守單車、售資料,無所不干。閑時愛哼花鼓調,吹拉彈唱皆因好奇,只會不精。自入畫壇,頗具匠心。追八大、宗青藤,研諸派,步嶺南,起早貪黑。尊傳統,師造化。博眾長,求新意,孜孜不倦,契而不舍。常以畫事為懷、為樂、為大幸也。天命之年學詩詞,尋對句,辦個展出專著,交朋友,繼園丁。甜酸苦辣,樂在其中。怎奈天賦少,悟性低,功底差,可謂麻袋繡花不是形容。書畫不成格,詩文不成體。常有幾分馬虎,幾分粗糙。故自號樵夫,又自命《吟稿》,確實不是謙詞。耳順之年自我反思才漸趨成熟。
諒我集幾幅感懷之作,以留下奮耕之跡也,并懇請賜教為謝!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文藝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社會主義文藝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吳楚龍,男,1949年11月生于湖南株洲,曾任株洲書畫院副院長、研究員、原株洲市美協副主席?,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分會會員、中國國家書畫院畫家、主任委員、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楹聯家協會會員、中國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曾任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市老年大學、湖南工業大學、中南林學院等院校教師和特聘客座教授。作品被多家國家級和省級博物館、圖書館征集收藏。在全國多家報刋發表作品百余件。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吳楚龍畫集》、《畫余吟稿》(1、2、3集)、《奮耕跡》(1、2、3集)、《吳楚龍詩書畫印選》、《吳楚龍作品集》等。
畫家的教學自信是一點點“挖”出來的
一一讀吳楚龍的《中國畫教學散記》
吳楚龍先生是《株洲美術家》中一員,是一位潛心修煉、執著追求的高質量畫家,其作品曾多次參加過全國及省市展覽并獲獎。他的這本《中國畫教學散記》,則是記錄了他不忘初心,傳技授藝的心路歷程,也同時為讀者展現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美術世界與藝術課堂。
一、以自尊而堅定文化自信
人生的成就重在“有為”而非“有錢”,盡管沒有錢是不可能的。作為一名熱衷追求美術而又意在傳教的師者,吳先生有著太多的自尊與自信:“我把這一追求定為終身幸事,孜孜不倦地耕耘在這塊陌生而極度熱愛的土地上。不惜耗費大量工資購買宣紙筆墨,也將年輕的生命熬到了皓首?!备猩?,他曾“受聘在中南林學院、株洲市教育學院、湖南工業大學、株洲市老年大學等多所大學擔任國畫教師多年”。這是他堅定文化自信的真情告白,更是他立志要成為一名能受人敬重的“有為者”的生動寫照。羅丹說過:“藝術就是感情”。帶著這份感情,吳先生在自尊自信的基礎上,爭做一個富有勇氣的畫家,成為一名踏地而行的教師,是因他打開了胸襟,酣暢了筆墨,升華了藝術,興之所至而有為。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藝術家就得深入進去,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去表現生活,創造生活;這種具有自己獨特個性的藝術,才有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對美育工作者寄予了殷切期望:“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边@就需要在為人為學、為師為藝的路途上,不忘藝術初心,將“大愛”與“大美”的美育精神貫注于學藝與教學之中,堅持文化自尊與自信,堅持樂觀態度與健康人格,窮筆墨之韻,抉精神之微,自強不息地去創造文化,創造中國文藝新景象,便是我們這個新時代所需要的精神狀態。
題畫貓
舉步輕盈,行為敏捷。
白天大睡,夜晚神通。
獨來獨往,嗷嘯春風。
唯因奸狡,肖無緣份。
題畫貓鼠
樵夫
威猛貓功罩,梁君豈敢飆。
凡糧多苦汗,必鎮勿輕饒。
題山水畫
寒風勁鼓,茅房永去難返地;
細雨輕敲,層樓高聳易觸天。
以自修而掌握藝術規律作者說:“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的尋求探索和總結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法寶?!边@是他通過不斷自修,提升藝術質量,掌握藝術規律的實踐體會。通過自修,他為教學育人扎實了基礎。他感到:“自己能熟練地畫出心里想畫的形象,內心得到了甜蜜的滿足?!辈蝗葜靡?,從《中》書中,我們看到了許多這種學習感悟下的藝術語言:諸如“中國畫,意象畫也。不求很像,但求藝趣?!薄肮P墨是個高度統一的藝術美感的代名詞,是畫的形象外表和內在相互結合的表現之魂。”“線條是國畫的筋骨,是中國畫造型的主要手段?!钡鹊取窍壬鷮Ξ嬜鞯母鞣N形態在書中也作了既精辟又詳盡的說明與解析。說畫樹,“每棵樹有它各自的特點,有它各自的經歷,更有它與周圍環境形成的對比關系?!敝v畫石,“石有多面的意思,應畫出石的多面感覺,每一筆都要畫在結構的轉折處?!闭劗嬌?,“不要一根線畫到底?!笨傊?,作者對畫作的各個形態要點,不管是畫梅畫藤畫瀑,還是關于襯托、關于扇面、關于題款等等,他都做到了“心中有丘壑,筆下求整體?!彼麑λ囆g的理解,對藝術規律的認知、滲透與提升,在書中比比皆是,隨處可見:“一幅畫就像一臺戲誰唱主角誰演配角”,“用心理解黑、白、灰”,“把線條的運用作為頭等大事來練習”,“寫生就是走向大自然,”,“虛實相生是理解繪畫造型的精妙之說”等等。這是他從自修而來的,是從實踐而來的,更是從心靈而來的。
日課題畫
早醒溫詩韻律強,神清氣爽奮朝陽。
求真避偽循傳統,立意崇高忌懶洋。
進取宜時憑興感,揉和順勢靠端詳。
精良筆墨存諧趣,雪月風花綻妙章。
三、以自強而扛起教學責任教學是門艱辛的行業,培養學生成才須循循善誘,嘔心瀝血;而藝術課要求精、實、通,難上加難更不易。吳先生自強有加,心懷夙愿,立志傳技授藝,讓更多的學生走進藝術的課堂,感受藝術的熏陶,成為藝術的人才。于是,他扛起了教學責任,把溫暖的藝術陽光灑向了每一個學生,引導,教誨,幫助他們奏響生命中的藝術樂章:“繪畫是心靈活動,大腦思維,越練越活,越練越精?!薄耙诋嬐庀鹿Ψ颍嗨级嗫炊嗯R摹?!薄皩W畫是有階段性的,初學抓運筆,進而習構成,再而明整體,繼而通意境?!薄白鳟嬚?,手藝第一,眼光至上。”“作畫有’大膽落筆,細心收拾’之說”。此外,吳先生在藝教的同時也注重人教。要求學者“不能高高在上,不理不睬,傲氣十足,目空一切等等。”總之,書中這些指導教學的語言文字,既是對學生的指教,又是對自身的提高,還是對讀者的解讀。吳老師把自己完完全全地獻給了藝術,讓自己的頭發白在了教學之中……說來說去,吳先生雖然付出了辛勞與年華,但也收獲了“孤獨中聞到了汗味的價值,淚水中看到了前景之光明,疲勞中享受著成就的甘甜。”這,便是他自強而自成的生命軌跡。中國畫,即國畫,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傳統繪畫;其歷史悠久、技法豐富、風格鮮明,于世界美術之林享有盛譽。書中安插了51幅國畫,是吳先生的代表作。無論是人物畫、山水畫,還是花烏畫,其獨創性皆重。那就是這些畫所熔鑄的意境,具有不可重復性,呈現了一種獨特的美學秩序:人物儀態大方,山水氣勢宏逸,花烏神態飛動;不管是力的宣泄,還是勢的沖發,其風格不驕不躁,淡泊寧靜,存遠志而耐寂寞,讓人聆聽那筆墨間的藝術細語,美在心中,樂在其中。其次,畫意現代感較強。個性上忠實寫生,取材于大自然,卻心靈化合;經提煉而出的面目,謂之真美合一,理趣兼到,內含國畫的精神氣韻,耐人尋味。再者,中國畫是用筆墨說話。吳先生的筆墨體現著中國畫特別是寫意畫的基本特色,既要真實,也要筆墨;其人物畫的形似程度要求較高,筆見真魂,墨含深情,顯示畫家本色。余以為,藝術是給民眾欣賞的,藝術要民眾化,民眾也要藝術化;故大愛之心,大美之藝,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中國畫教學散記》這本書,雖然是本教學筆記,卻魅力四射:有知識傳播,有藝技指教,有畫本參考,有精神激勵。她引發讀者對美術繪畫之追求與熱愛,不做藝術的旁觀者;她激發人們對藝術生活之遐想與向往,吸收散發的光和熱;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
作為畫家,吳楚龍先生的教學自信是一點點“挖”出來的。他先以自尊堅定信心,又以自修鞏固才藝,再以自強扛起責任;三步一曲,便令他在畫壇上獨樹一幟,又讓他在教壇上昂首闊步。
成功者,最需要的是一種堅強品質與堅韌毅力;勇往直前,方能九天攬月。曾經,羅丹在父親的眼里是個“白癡”,達爾文上學時被認為資質平庸,愛因斯坦老師說他“反應遲鈍”;在別人的眼里,他們都前途無“亮”。然而,他們在嘲笑面前,仍然保持自我,堅定自信,敢于自立;終成大寫的“有為者”,堪稱典范。如果當初,他們怕嘲笑,怕出丑,怕失敗,怕這怕那的話,人生難免就淹沒在“怕”的海洋里了……“貧無可奈唯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哪怕是笨鳥,也可“笨鳥先飛”吧。
可貴的是,吳先生“仍將繼續執著地握牢手中之筆,歌頌時代,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日新月異的一切新鮮事物,歌頌鮮花一樣的美好生活?!蔽蚁嘈牛簠窍壬倪@份執著,一定會在藝教的雙軌道上,像那智軌列車,越開越快,勇往直前!故詩曰:丹青老將久經沙,揮毫落紙錦上花,水色山光皆畫本,彈琴唱曲有吳家。
羅九湘
吳楚龍的花鳥作品,既有傳統筆墨情趣,又具現代審美意趣和鮮明個人風格,犀利灑脫,空靈悠遠,盡展一花一世界的藝術魅力和豐富內涵。吳楚龍的花鳥畫作品,把細膩的情感融入大自然微妙流轉之中,隨物婉轉、與心徘徊,表現出濃郁的東方水墨精神和中國風情,表述著凈化心靈的人文關懷。作品以古拙的書法入筆,遒勁厚重、蒼老雄健,用色古艷清新、濃而不俗,色墨對比強烈、清新灑脫,極具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作品用筆疾緩得法、沉實蒼勁,與章法布局結為一體,流露出奇崛清逸之氣勢,令人目動神移,產生心靈激蕩的藝術震撼力。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opinion/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