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國文藝是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夢想中,獲得不竭的精神動力、思想支撐和藝術資源。展現新時代的壯闊氣象,描繪新時代的壯美畫卷,書寫新時代的恢宏史詩,是當代中國文藝的神圣使命。
“為人民而藝術”,意味著藝術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不僅是對藝術家的期許,也是對藝術作品的評判標準。藝術作品應當是人民情感的共鳴器,是人民生活的寫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糧。只有這樣,藝術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應當牢記習總書記的教導,讓藝術的種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發芽,用藝術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靈,讓“為人民而藝術”成為我們共同的追求和行動指南,共同書寫屬于新時代的華彩篇章。
創榮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事業,圍繞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文藝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社會主義文藝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王灬(Wang Huo)
筆名:灬丶亽仒(Huo Zhu Ji Bing)
生于中國湖北武當山;
2008中央美術學院材料表現專業畢業;
2017北京師范大學美學博士畢業;
2024美國羅商大學藝術(美術)博士。
2024作品被意大利羅馬美術學院和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收藏并聘為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院士;
2023作品被德國柏林工藝美術學院收藏并聘為院士;
2023獲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青少年繪畫大賽優秀導師獎;
2021年8月第四屆現代中國藝術東京展,獲東奧美術特別學術獎;
2021年5月,作品《草界·種山》入選由太平洋美術會于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日本國家最大美術館)舉辦的“116回太平洋美術大展”,獲“推舉獎”;
2021現代中國藝術國際交流展,獲東奧特等學術獎;
2019《祖國禮贊》全國書畫作品展(油畫類),獲二等獎;
2019日本東京藝術雙年研究展,獲學術獎;
2018湖北省畫院優秀美術作品雙年展;
2017“含道映物”第三屆學術提名展,獲提名獎;
2014德國當代油畫研究展,獲優秀獎;
2014世界華僑華人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
2008“拓展與融合”中國現代油畫研究展,獲優秀獎。
研究炁象藝術,關注自然美學對人文造景的心象拷問,從個體精神狀態到生命延展的闡釋歷程。踐行生命在時長中的生長價值與情緒波的跡象。繪畫媒介從寶石礦物色介入中草藥有機色的可行性探究,觀察材料在繪畫過程中的生命融蝕現象與人文精神轉化的美學圖騰,呈現出元炁生命交互共振的自我療愈的意識形態。
王灬出生于道教圣地武當山,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與武當山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底蘊緊密相連,這種深刻的地域文化影響,成為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靈魂。
作為一個極其“敏感”的藝術家,他能夠巧妙地運用多種材料進行藝術創作。這些材料包括水墨、大漆、香灰,甚至中藥材。通過不懈的實驗和探索,王灬將這些多樣的材料內化為自己的藝術語言,從而開辟了表達自我的新途徑。他在不斷地挑戰材料使用的限制的同時,也無形中拓寬了自己的藝術邊界。盡管如此,他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和追問始終貫穿于其藝術實踐中,從未改變。
他的藝術創作常常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他的手法和思考方式總是超乎尋常。他擅長將古老的哲學觀念與當代社會現象相融合,尤其是在當下,這個社會背景復雜多變的時代,生命中各式各樣的情感,都在他的畫作中以獨特的方式呈現出來。
同時,王灬也是當代漆藝領域的一位杰出代表,他深諳漆藝之道,致力于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創作出既具有時代感又不失文化底蘊的漆藝作品。
在當今藝術多元化的時代,漆藝作為一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藝術形式,正以其獨特的材料語言、精湛的工藝技法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吸引著越來越多藝術家和觀眾的關注。本次展覽正是王灬對這一傳統技藝現代轉化與創新探索的集中展示。
本次展出的作品大都展現出強烈的構圖感和可控性,畫面情緒色彩并不濃重,但不確定性的自然展現與陌生的美感卻成為這次展覽作品的閃光點。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是作者心中圖像與完成后效果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正是王灬作品藝術魅力與文化價值的源泉。
本次展覽以“混沌”為主線,“混沌”一詞源自中國古典哲學,象征著宇宙初生時的無序與混亂,同時也蘊含著萬物生長、變化無窮的可能性。在漆藝創作中,混沌與秩序的交融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王灬通過對漆的流動性、粘性等特性的把握,運用獨特的技法和工藝,創造出既具有自然美感又蘊含深刻哲理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無論是在形式上的語言表達,還是在運用特殊自然材料方面的探索,都展現了其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
“混沌”當代漆藝展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王灬個展。他讓我們看到了漆藝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新面貌和新高度。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王灬對原始生命的追問和探尋,以及對歷史文化傳承與自然生態傳承視覺關系的重新定義。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opinion/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