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國文藝是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夢想中,獲得不竭的精神動力、思想支撐和藝術資源。展現新時代的壯闊氣象,描繪新時代的壯美畫卷,書寫新時代的恢宏史詩,是當代中國文藝的神圣使命。
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化與藝術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著人類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這不僅是對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對藝術使命的召喚。藝術,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應回歸人民,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踏堅實的大地。”這要求我們,在創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從人民的喜怒哀樂中汲取靈感,用藝術的語言講述人民的故事,展現人民的風采。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藝術的源泉。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只有扎根腳下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
“為人民而藝術”,意味著藝術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不僅是對藝術家的期許,也是對藝術作品的評判標準。藝術作品應當是人民情感的共鳴器,是人民生活的寫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糧。只有這樣,藝術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讓藝術的種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發芽,用藝術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靈,讓“為人民而藝術”成為我們共同的追求和行動指南,共同書寫屬于新時代的華彩篇章。
創榮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文藝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社會主義文藝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秦林山,別名雪樵,上海人,書畫家,現為上海市任伯年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庭湖雅社秘書長。
山水畫作品十數次入選上海市及滬浙書畫名家主題作品展并獲優秀獎,撰寫書法楹聯散見東南諸多園林及寺廟。
代表作品:《神秀張家界》,《江流天地外》,《凝碧》《岫嶺》,《秀美中華》等被相關機構及友人收藏。
藝術評論
自幼喜愛書畫,青年時代得著名國畫家、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黃純堯先生悉心指導。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從事書畫藝術創作、工藝品市場的挖掘交流及銷售主管工作,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當時許多名家迫切需要市場的接納,秦林山不遺余力地為書畫家搭建平臺,為繁榮中國書畫創作及海上畫派的復興闖出一片天空,為此秦林山遍訪江浙滬周邊書畫名流大家,滬上名家關良、陸儼少、朱屺瞻、朱復諶、趙冷月、程十發等與他往來互動,亦師亦友,經他之手的名流巨擘書畫精品頻頻走出書齋乃至遠銷國外。
在與書畫家結緣的同時,他耳濡目染且懷有與書畫神交的通達稟賦,自身的書畫修養及技能亦日趨成熟。秦林山繪畫題材側重于山水,五十多年來一直在中國書畫的博大精深中默默汲取養分,汲古而不泥古,師古人師造化,終成屬于自己的清奇俊雅、靈動秀美、雄秀兼備且畫云水尤為生動的山水畫風格,其代表作包括山水畫系列、扇面作品系列等。
品秦林山的山水畫,會給人“心游青山綠水,寄情四時景象”的體驗,感受他所追求的靜、慢、淡、韻的境界。其書法以行楷見長,筆力雄健、法度嚴謹、張弛有度,具有極高的視覺審美識別效果,贏得眾多好評。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69903.cn/interview/524.html